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与泰国文化部艺术局联合策划的“金邻共曜——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18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正式对公众开放。
展览遴选240余件(套)来自泰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珍贵文物,涵盖宫廷器具、佛教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全景式展现泰国千年文明的多元魅力与历史进程中的中泰文明互鉴。
“金邻”一名源自中国古籍对今泰国一带盛产金、银之地的记载。公元13世纪,素可泰王朝建立,与元朝互遣使节。14世纪以来,中泰交往愈加密切,两国使节互访、礼品馈赠逐渐成为传统。
数百年间,陶瓷在中泰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展览现场,泰国宾乍隆瓷器的花鸟纹盖罐和中国康熙时期的五彩盖罐并置,风格异同一眼可见。
来自泰国国家博物馆的宾乍隆瓷器极具代表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泰国的广泛传播:西游记故事被工匠描绘在盖碗上;一组白地釉上彩描金白菜纹茶具,“白菜”谐音“百财”,象征财富与兴旺;釉上彩冰裂花卉纹盖碗,将独具中国艺术风格的冰裂纹与泰国传统文化中的莲花有机融合。
现场还展出了故宫博物院藏的《暹罗番书》,显示早在清代就有官方组织编写的泰汉词典。这不仅是珍贵的泰汉双语对音材料,也是清代中泰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同时,泰国佛塔地宫中王室供奉的中国青花瓷与伊斯兰玻璃器,都是当时文化交融的珍贵实物见证。
展厅结尾,两尊吉象并肩,分别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铜胎掐丝珐琅座鎏金太平有象和泰国哈利奔猜国家博物馆的驮佛盛装银象。在两国文化中,象都被赋予美好寓意,中国的“太平有象”祈愿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泰国白象更是神圣和吉祥之兆。
“文化表达虽异,美好愿景相通。”展览尾声写道,“那些跨越时空的文物,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两国以物为媒、以艺通心的过往;更是未来的邀约者,呼唤文明对话的新篇。”
据悉,展览将在文华殿持续展出至2026年11月20日。(完)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 1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2022颁奖暨2023启动仪式举办32048
- 2体育系统反腐再查一人,曾立言“不辱使命”26909
- 3美国的“芯片焦虑症”越来越严重了25933
- 4首届中国电影编剧周举办:为电影文学创作和编剧交流搭建崭新平台20465
- 5《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扯下美“人权假面”19748
- 6马来西亚学者: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作用不可或缺|世界观17287
- 7香港金管局与国际结算银行合办研讨会 聚焦银行业监管问题14523
- 8“漠南盐池”蝶变“生态名片”: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13011
- 9“漠南盐池”蝶变“生态名片”: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12074
- 10中美专家携手取得新成果:突破胆管癌新药研发面临的“瓶颈”12045






